理財難嗎?
其實一點都不難,因為它的核心就在於以下這三個重點:
- 賺錢(主動收入)
- 存錢(理財)
- 投資(被動收入)
只要你不斷地重複以上這三點,并且靠複利來纍積自己的資產,就能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而這篇文章也將和大家分享當中原由和達到財務目標的方法,相信你看完後會發現理財并不那麽難和複雜。内容包括:
- 無法做到理財的原因
- 理財常犯的錯誤
- 有效理財法
既然理財那麽簡單,為什麽那麽多人無法做到?
相信你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也非常希望藉著投資理財,達到自己設下的財務目標,能夠財務自由。
照理來說,大家可以從投資理財書籍、文章、影片和課程中學到核心的投資理財的知識,大家也都可以理財成功,達到自己設下的財務目標。
但是,為什麽很多人在學習過後,依然做不到?
打個比方,現今很多人都知道減肥需要努力運動、控制飲食,但是並不是每個想要減肥的人都能夠成功的瘦下來。
這其中一定有一些特別的因素導致減肥失敗。
投資理財也和減肥一樣 – 大家都知道達到成功理財的核心要點,但是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許多人依然無法擺脫財務困境。
到底是什麽可怕的因素導致許多人都無法成功靠投資理財來達到自己的財務目標?
看看你是否也犯下了以下的錯誤,導致你無法成功投資理財!
1. 思維上的錯誤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
“理財是給有錢人的,我們普通人錢都不夠用了,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理財。等我錢賺多了再來理財。”
很多人都把投資理財當成是“有錢人”做的事情,所以就算接觸了,瞭解了投資理財的知識,也不會付諸行動。
在他們的腦海裡,已經有了這個錯誤的思維,把自己和“有錢人”區分開來。
只要他們還沒成為“有錢人”,他們就不開始投資理財的行動。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的思維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長遠的規劃。
他們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認為自己目前的工資少,一個月也只能存一點錢,用來投資,也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效果,所以就乾脆不開始。
此外,他們覺得自己賺了很多錢的時候,就自然的會開始理財。
但是,要記得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不是等有錢了才來理財。
當你開始學習及實踐理財,你才會慢慢的變有錢。
理財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賺多錢不代表你就會開始理財。
2. 沒有耐心,堅持不了
相信大家對股神巴菲特都不陌生。
曾經有人問他一個問題:“你的投資策略這麽簡單,為什麽你可以變的這麽有錢,而其他人不能呢?”
巴菲特的回答令讓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得有錢。”
這麽簡短的一句話,說中了為什麽許多人都不能夠成功的投資理財的原因。
長期穩定的投資,靠著複利,其實是最容易為自己纍積資產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需要時間,複利需要靠時間來纍積。
在馬來西亞,大家可以看到許多新聞在報導一些金錢游戲詐騙的案件,這些案子層出不窮,但還是有許多人受騙。
為什麽會這樣呢?難道這就代表大家都很愚蠢,容易受騙嗎?
不是的,因為這些的的騙子利用了這個手段:保證高回酬的投資項目。
就算有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投資項目”有可能是一個騙局,但還是想要加入,希望可以賭一把,讓自己的資金在短時間內翻倍。
我們也能夠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看見很多的投資者到處到在問,這個股票可不可以買,那個股票會不會漲。
大部分人都希望今天買股票,明天就漲,都喜歡賺快錢。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沒有人想要慢慢變有錢。
纍積資產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靠時間,堅持的理財投資。
就連股神長期下來平均年回酬,也只有大約20%。但是現在許多人卻想希望,能夠一個月靠著投機,一個月創造20%的盈利。
3. 過度注重投資
大家都知道,投資理財,纍積資產,靠的是三個重點:賺錢 (主動收入)+ 存錢(理財)+ 投資 (被動收入)。
但是,大部分人都把重點都聚焦在【投資】,忽略了主動收入以及儲蓄的重要性。
大部分接觸投資理財的人,都在談論應該怎麽樣投資,投資哪個股票可以賺,投資什麽資產好。
但是卻很少人在談,應該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增加主動收入和儲存率,從而獲得更多的錢來投資。
在投資理財的路上,許多新手都會把投資當成唯一能夠讓他們翻身的工具。所以就把心思都投入在投資這一塊上。
為什麽會這樣呢?
其實大部分的原因在於,大多數人都被利益矇蔽了雙眼。
今天聽說某某人炒股票賺了幾千塊,明天又聽說某某人靠著外匯投資賺了幾千塊。
大家都只看到投資可以幫助我們賺大錢,卻沒有看到背後冒著的風險。
又或者,這些賺錢的人其實已經做好了理財規劃。就算投資失利失去了本金,他們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
人是貪心的,大部分人都會因為貪念,而做出不理智的投資決定。
看到別人賺了這麽多,自己也希望可以賺到這麽多錢,但是卻忽略了背後的風險。
把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投資在一些高風險的資產上,如果沒有做好財務的分配,除了有可能會把投入的錢虧掉,也很有可能會對自己的未來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
[tqb_quiz id=’1482′]
到底應該怎麽做,才能夠有效地靠著投資理財,達到我們的財務目標呢?
1. 提升主動收入
這句話也許很老套,但是的確是事實。
除非你是天才交易員,否則你很難靠著投資或者交易來賺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要記得,主動收入是纍積資產最重要的一點。收入越大,就能夠存更多的錢用來投資。
投資的資本越大,能夠纍積的被動收入越多。
同樣的回酬率,不一樣的資本,所創造的回酬,是可以有很大的差別的。
假設今天你用$100,000來投資,我用$500,000來投資。我們都投資在相同的項目,可以獲得20% 的收益。
你以$100,000資本,只能獲得$20,000的回酬;但是我能夠以$500,000的資本,獲得$100,000的回酬。
2. 控制花費,提高儲存率
從理財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方程式是:收入 – 儲蓄 = 花費
但是今天很多人,都把順序搞錯,把方程式搞成: 收入 – 花費 = 儲蓄
當你今天把所賺來的收入,在扣除了花費後,剩下的錢才存起來,那你很難提高儲存率。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你的收入提高了,但是你的儲蓄也不一定會增加。
這是因為,當一個人的賺錢能力提高的時候,他的消費慾望很自然地也會提高。
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收入高的上班族,還是被困在“老鼠圈”中,需要一直不斷地工作賺錢,來應付日常開銷、生活享受、貸款等等,無法達到財務自由。
簡單來說,如果你今天不學習控制花費,提高儲存率,你就算賺再多錢,你也不會有錢用來投資。
3. 要找出長期穩定的投資方法
不要盲目地追求短期的獲利,而是要追求長期穩定的投資方法,畢竟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
如果你只是想冒險投機賺快錢,就算今天你真的運氣很好,買什麽漲什麽,從股市當中撈到一大筆的利潤。
但是這種操作,你有把握一輩子都贏錢嗎?
曾經看過一些股票投資者的分享,一些投資者分享他們身為新手的時候,並沒有自己的一套投資方法,聽別人說什麽就投資什麽。
剛好那幾年是牛市,所以買什麽漲什麽,從股市中賺了不少錢。
後來,一場金融風暴把股市帶進了熊市。
由於沒有很好的投資策略,所以一次的金融風暴,他們就把前幾年從股市中賺到的錢都賠了進去,甚至還虧了很多。
所以,你必須要找出一個能夠長期穩定的投資方法,無論是投資在基金,股票或其它資產,都必須有一套投資策略。
短期的投機也許真的能夠讓你賺快錢,但是找到一個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投資方法更重要。
要找到長期穩定的投資方法,那就必須要投資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上。
千萬要記得,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總結
投資理財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知識,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跟錢打交道。
要成功理財,你不應該認為自己是無法進行投資理財的“普通人”。
除此之外,你也必須要有耐心,在投資的路上慢慢纍積財富,但同時也不要過度注重在投資,也要確保你的收入及儲蓄的增長。
要成功理財,其實不難,你只需要重複做這三件事:賺錢、存錢、投資。
希望你能夠在未來成功地透過投資理財,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
如果你對理財的成敗有什麽想法,或者是有成功理財的經驗,
也歡迎你在下面留言分享。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