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到書店大清倉、大促銷和大型書展買書的你,已經把買來的書看完了嗎?
有些人能在兩三天內讀完一本書,而你需要花上一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把書讀完。不管用多長時間,能把書讀完的算還好,有些人讀著讀著,一直覺得自己讀得很慢,沒有興致了,就把書放在一邊不看了。


家中的書櫃滿滿都是書,看起來這家人似乎很有學問的樣子,但實際上有把書讀完、還記得自己讀過什麼的,相信是少之又少。
其實,閱讀速度慢、書本讀不完,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你可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了以下情況:
- 覺得書一定要讀完,沒讀一部分,會覺得自己錯過精彩內容
- 必須從頭讀到尾
- 很想記住讀過的內容
- 書裡有自己不懂的詞彙
- 常常回讀
- 讀到一半不知道自己讀到哪了
這些都讓我們的閱讀速度變慢,感覺這本書讀了很久,怎麼都讀不完。許多的成功人士都能快速的讀完一本書。例如,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透露自己每天能閱讀500頁的書,而比爾·蓋茲(Bill Gates)說他一年大約讀50本書,每分鐘能讀750個字。
而這篇文章會一步一步教你有效的速讀法,看完之後你將學會如何快速閲讀和記下所有重點。內容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 速讀需知道的事
- 如何快速閲讀和記下重點
- 其他速讀方法
- 推薦書籍
了解速讀方法前,需要知道的事
想要能夠在短時間內讀完一本書,無非就是要運用到「速讀」的方法。但是,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讀得快呢?
#1 一目十行?這是無法做到的


如果一個人在看書的時候可以一目十行,那的確真的可以非常快速地就把書讀完。但是,人類在閱讀的時候,真的能一目十行嗎?
閱讀時,我們的眼睛必須停在文章的某一部分,這是「注視」。過後,它會移動到下一個注視點,這叫「掃視」。在跳過幾個點之後,大腦會收集所有的信息,我們才能理解剛才看到的內容。學者Scott H. Young提過,眼睛中能夠正確分辨細節的區域叫做中央凹(fovea),在閱讀距離上直徑只有一英寸(2.5 cm)。它需要四處移動才能獲得更多的細節,這證明我們眼睛只能看清很少几个字。
所以,一目十行乍聽之下雖然可以提升我們閱讀速度,但是人類是無法辦到的。
#2 速讀時,不能默讀?


有些文章會誤導大眾,提出速讀時不能默讀, 但Scott H. Young表明,默讀是提升閱讀能力的必要條件。
NASA科學家,查克·喬根森(Chuck Jorgensen)做了個實驗,在速讀專家喉部放一个传感器,發現有微弱的信號發送到聲帶,而這是他們内心的聲音所發送的。
所以速讀的人只是默讀得更快,而不是“’消滅”默讀。
#3 要讀得更快,就要多閱讀


《雪球速讀法》作者提過,我們大腦資料庫的容量大小,直接關係到閱讀速度的快慢。
例如歷史專業學生,讀歷史類書籍比別人快;我們第二次讀同一本書,會比第一次更快,因為我們的大腦內已經有相關資料,能輕易識別出一些詞彙,讓我們以更快的速度,讀書裡的內容。
作者也提出一個公式:腦內庫存量 x 速讀技巧 = 閱讀速度。
當我們的詞彙量、知識量越大,我們就能輕鬆理解很多知識,間接提升我們的閱讀速度。
如何快速閱讀,同時又有效地把重點記住?
《雪球速讀法》作者提出了以下方法:
#1 把目錄、前言、後記的部分來回看10次


這麼做能夠幫助你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翻看這3個部分能讓我們的腦袋對即將要面對的資訊有所準備,吸收力會比沒看目錄之前的狀態要好。
#2 關注標題


你可以用瀏覽的方式把書看完一次,特別關注書中的所有標題,包括大標題、小標題、粗體字。
抓住這些關鍵字,能讓你進一步的了解書的內容。
#3 重複第二步的動作,再次快速瀏覽
通過重複不斷地快速瀏覽,你會慢慢理解每個段落的意思,然後再選擇喜歡的部分精讀就好。
當你完成這些步驟,再開始看書的內容,你會更容易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東西。這方法比較適合知識類書籍,越厚越適合 或者不太熟悉領域的書籍。
還有什麼方法提升閱讀能力呢?
#1 看書「找答案」


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看這本書?」,然後以答案為目的翻閱這本書。
舉個例子,你想閱讀《雪球速讀法》,看書時只有一個目標:「找到速讀的方法」,然後翻書「找答案」,這樣就不會浪費多餘的心思在其他地方。
這是由日本第一書評家,土井英司提出的。他一天能讀3本書,速讀的訣竅就是,有目的的讀書,看書的速度會快很多。
#2 物體引導


科學家發現,人類的眼睛在有引導物引導的情況下,運動會更加快速和精準。
所以閱讀時,想讓眼睛有目的、有速度的帶領大腦閱讀,可以選合適的引導物,比如一隻筆,或你的手指。
#3 合理分配閱讀時間


《超級快速閱讀》一書提到,我們對文字的理解並非是在閱讀時完成,而是在休息時完成。
假設你一次過閱讀4小時,那你讀過讀文字數量很大,大腦要處理的信息量很大,非常吃力。而且,書本前面的內容你也有可能忘記了,所以長時間不停地閱讀,是不有效的。
假設你設定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每讀30分鐘,休息一段時間,再重複這兩個步驟四次,這時候的記憶效果是最好的。
我們可以讀30分鐘的書,然後休息10或20分鐘;再讀30分鐘,這樣我們更能記住書裡的內容。
#4 撰寫筆記、畫重點


除了閱讀之外,你可以把重點與自己的理解內容記錄下來,這能加深讀書的印象,並透過自己的筆記,理清自己所領悟的知識,也方便以後複習與思考。
如果是自己的書,我們可以在書中用不同顏色的螢光筆畫重點,或者在重點的頁面貼標籤,讓你可以清楚地找到主要資訊,快速理解該章節重點與內容,並加深記憶及理解力。
推薦書籍
雪球速讀法(作者:日本作家宇都出雅巳)


這本書提倡的是「花少量時間把一本書來回多讀幾遍」,這方法比只讀一遍、細心的從頭讀到尾,還要學到更多東西。利用資料庫的累積,讓腦袋的資訊吸收力越來越強,達到知識的複利效果。
NLP速讀術(作者:松島直也)


這本書一步步解釋NLP速讀步驟與基本技巧,讓讀者形成長期記憶,發揮最大腦力。裡面的方法適用於商業書、報章雜誌、資料性書籍,教會讀者快速吸收新知,做事情能事半功倍。
運用速讀法,消滅書櫃中你買了卻從未讀過的書吧!
《大腦超速練習》書中提到,如果你習慣速讀,你做所有事情,或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會變快,例如在思考、理解、工作、學習時,都能更快地做出決定。
速讀不是一夜之間就能達到的,它需要通過多次閱讀,慢慢累積起來的一種閱讀能力。所以速讀需要我們經常練習,才能比一般人用更短的時間讀完一本書。
如果身邊有閱讀速度慢的朋友,記得分享這篇文章,讓他們也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吧!
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