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日,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ank Negara Malaysia, BNM)宣布將基本利率升高0.25%,達到了3%。這個決定出乎很多專家的預料,并且此政策將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包括對居民、企業和投資者的影響。
本文將探討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升息的原因、升息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應對措施。
目錄
什麽是升息?
在馬來西亞,升息指的是國家銀行調整隔夜政策利率(Overnight Policy Rate,OPR)。
什麽是隔夜政策利率(OPR)?有什麽用途?
OPR主要用於決定商業銀行互相借貸資金時的利率。
馬來西亞有大大小小至少21家商業銀行,如:馬銀行(Maybank)、聯昌國際銀行(CIMB)、大衆銀行(Public Bank)、豐隆銀行(Hong Leong Bank)等。這些銀行的規模因爲存款金額、資金流動性等管理策略而有所差異,有的體量龐大,資金雄厚,有的勢單力薄,資金較小。
日常情況下,銀行的現金儲備量會因銀行的貸款活動以及客戶的存款和提款而有所變化。如果某一天,A銀行突然面臨大量儲戶提款或借款,那麼該銀行的現金儲備量就會減少,進而可能會導致該銀行無法履行支付承諾。為了平衡現有的現金儲備量(也就是流動性),現金短缺的銀行(A銀行)通常就會向現金儲備充足的銀行(B銀行)借錢,以確保銀行體系的穩定和流動性。OPR就是決定A銀行向B銀行借錢時,所需要支付的費率。
當國家銀行升息時,就意味著借貸利率提高。這意味著銀行將向借款人收取更高的利息,借款成本加重,從而降低了借款的意願。同時,這也將幫助儲蓄者獲得更高的存款利率。這種行為旨在控制通貨膨脹和促進經濟穩定,但也可能會導致債務成本上升和消費減少等負面影響。
爲什麽國家銀行要升息?
對很多人來説,目前大馬的通貨膨脹水平維持在大約3.4%的範圍内,屬於可控水平,而且根據路透社報道,東南亞整體的經濟已經從冠病疫情中强勁反彈,2022年的增長率達到了22年來的最高值8.7%,因此許多人預測國行不會選擇加息。
然而,事與願違,全球需求的放緩導致石油、商品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國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從國際角度看,俄羅斯作爲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國,每年都要把能源賣給歐洲。在俄烏戰爭開打以來,我們最擔心的是隨著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能源價格會節節高升。
事實上,能源價格確實在一段時間瘋狂上升,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至340歐元的高位,石油則每桶售價高達140美元。然而,事情卻來了個反轉,截至目前,能源價格的狀況只能用暴跌來形容,天然氣價格創下了近年以來的新低,只有35.2歐元,而石油更是回落至每桶75美元。
爲什麽能源價格會突然暴跌?首先,是因爲歐洲天氣變暖,對能源的需求變小。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美國不斷地在加息。
在這14個月以來,美國已經進行了10次加息,在本月3日,聯邦基準利率(Federal Fund Rate,FFR)已經被調高至5%至5.25%的基準利率。美國加息的目的主要是爲了抑制高居不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3月已降至5%)。一旦升息,貸款利率上升,借貸變得更加昂貴,因此人們傾向於減少貸款和消費,而是更願意儲蓄。此外,企業也會減少資本支出和投資,這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率的下降。因此,升息可以降低通貨膨脹,因為它能夠通過減少貨幣供應量來抑制需求,進而減緩物價上漲速度,保持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性增長。
但升息帶來的後果就是美元走强,全球貨幣兌美元時不斷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跌。而石油和天然氣價格的下跌,看似拉低了美國的通脹率,然而民衆卻始終要面對高額的生活用品物價。
因爲石油和天然氣只是通脹率中的一部分,能源價格受到自然因素、供需關係和政策干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較大且難以控制。它看似降低了通貨膨脹,但實際上就像我們買股票時,只有散戶賣掉股票,股票價格可能會下降一點,但整體影響不大,只有大量股票持有者賣掉股票,股票下降的波動才會大。
所以,國家銀行常常會在通貨膨脹數據中剔除食品和能源等價格波動較大的項目後,計算核心通貨膨脹。因爲核心通貨膨脹通常被視為更可靠的通貨膨脹指標,因為它更好地反映了整體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從核心通膨來看,美國仍然面對著相當高的通脹率,因此,美國再度宣佈升息。
美國升息將對馬來西亞造成什麽後果?
美國升息將對大馬帶來4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如果美國升息,它可能會吸引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美國,以獲得更高的回報率,從而導致馬來西亞的資本外流。這可能會對馬來西亞的匯率造成壓力,使馬來西亞的貨幣貶值。當令吉貶值,美元走强,意味著我們的進口成本增加,進而推高了通貨膨脹。
其次,美國升息可能會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進而對馬來西亞的出口產品價格產生影響。如果美國升息導致全球經濟放緩,那麼對馬來西亞的出口需求也可能會下降,進而影響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
另外,如果美國升息,國際油價一般有可能會上升,進而對馬來西亞的經濟造成影響,因為馬來西亞是一個石油出口國。當油價上升,那麽通貨膨脹率勢必也將會回升。
此外,如果美國升息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這可能會對馬來西亞的金融體系造成壓力,進而影響馬來西亞的經濟穩定性。
所以,馬來西亞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跟隨美國的步伐——升息,來抵抗貨幣貶值帶來的一串通貨膨脹的連鎖反應。
這也是爲什麽儘管大馬經濟增長强勁,通貨膨脹也維持在可控水平,但國行認爲受到國際趨勢影響,以及政府隨時有可能會取消或更改補貼政策的情況下,認爲通膨隨時有可能反撲,通過宏觀以及前瞻性的角度,因此做出的升息決策。
馬來西亞歷年OPR調整
日期 |
利息 |
2023年5月3日 |
3.00% |
2023年3月9日 |
2.75% |
2023年1月19日 |
2.75% |
2022年11月3日 |
2.75% |
2022年9月8日 |
2.50% |
2022年7月6日 |
2.25% |
2022年5月11日 |
2.00% |
2021全年 |
1.75% |
2020年7月7日 |
1.75% |
2020年5月5日 |
2.00% |
2020年3月3日 |
2.50% |
2020年1月22日 |
2.75% |
由此可見,國家銀行不只會升息還會降息。
一般而言,國家銀行什麽時候會升息?什麽時候會降息呢?
升息通常是為了抑制通貨膨脹,當央行認為經濟增長速度過快,產生的通貨膨脹壓力過大時,可以通過提高利率來鼓勵儲蓄和抑制消費,從而減緩通貨膨脹的速度。同時,升息還可以吸引國外投資者,提高本國貨幣的價值,進而增加對外貿易的競爭力。
而降息通常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當經濟增長放緩或衰退時,比如:2020-2021年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實行宅家政策,商業活動大幅度停擺,市場中沒有熱錢,人民沒有收入,央行就可以通過降低利率來鼓勵消費和投資,從而刺激經濟增長。同時,降息還可以降低貸款成本,鼓勵企業和個人進行投資和消費,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升息會帶來什麽影響?
1.貸款成本上升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相信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升息會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什麽影響?
當中央銀行升息時,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也隨之上升。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借貸成本會隨之提高,而這種成本的增加通常會轉嫁給借款人,導致貸款成本上升,進而影響企業和個人的貸款需求。
例如,如果一位借款人向銀行申請貸款,當時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可能為3.25%。但是,隨著利率上升0.25%,那麼商業銀行的貸款成本也會提高,這可能導致商業銀行將貸款利率調高至3.5%。
對於現在背負著車貸、房貸的人來說,利息支出也會增加,對他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舉例説明,假設小明背負了爲期35年的RM500,000房貸,在原本3.25%的利率下,他每月只需償還RM1994.69。當利率提升0.25%時,他的房貸利率也增加至3.50%,每月需償還RM2066.45,對比以前,每月他需要多付RM71.76。日積月纍下,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貸款成本的上升可能會影響到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和購買力,進而影響到消費和投資的水平,對經濟產生影響。
對於企業來説也是一樣的。企業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這會增加其營運成本,從而減少其可支配的資本金。這也可能會導致企業減少投資或拖延投資計畫。
2.定存利率提升
當國家銀行升息時,商業銀行借貸的成本也會提高,因為央行利率上調會導致商業銀行的借貸成本上升。為了保持資金流動,銀行就會提高定存利率來吸引更多的存款。這個舉措會讓儲戶更有動力把錢存入銀行,以獲得更高的利率收益。
例如,如果一家銀行的貸款利率由升息前的3%提高到3.5%,那麼該銀行的存款利率和定存利率也可能會相應提高,比如從4%提高到4.5%。這樣可以讓銀行在提高借貸利率的同時,也能夠吸引更多的存款,保持利潤穩定。因此,隨著央行升息,定存利率也可能會隨之提高。
3.加劇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
除了貸款成本上升,加息還將有可能加劇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這是因爲加息直接導致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從而提高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如果購房者的收入沒有相應的提高,他們可能會放棄購房計畫,導致房價下跌。
其次,加息會導致房屋貸款償還成本增加,如果購房者無法承受高額的還款負擔,可能會導致大量貸款違約,從而引發金融風險和房地產市場崩盤。
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為例,過去幾年來,由於貨幣政策較為寬鬆,房價上漲較快。如果加息導致貸款成本上升,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也將隨之上升,這可能會導致購房者的購買意願下降,從而影響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4.消費支出減少
隨著利率上升,借款變得更加昂貴,借款人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和月供,因此人們傾向於減少借款或借款金額。例如,當銀行貸款利率上升時,房屋貸款的成本也隨之上升,導致購房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和更高的月供,這會讓很多人選擇推遲購房或者減少購房預算。因此,消費支出可能會下降,導致經濟放緩。
5.減緩通貨膨脹
當貸款成本變高,從而減少人們的消費和投資,這樣可以減少市場需求和物價上漲的壓力,側面抑制了通貨膨脹。
例如,如果央行提高利率,銀行貸款利率會上升。這會使消費者和企業在借貸時支付更高的利息費用。這將減少他們借貸的數量和貸款支出,從而降低整體需求。這可以防止經濟過熱和物價上漲。
6.貨幣升值
一個國家的利率升高時,投資者將更有可能在該國投資,因為他們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這會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就如升息後,令吉兌美元從原本的4.46微微提升至4.43令吉。
然而,貨幣升值也可能對出口產生壓力,因為出口變得更昂貴。這意味著國外的消費者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地貨幣才能購買相同數量的產品。這可能會減少出口需求,因為國外的消費者轉向購買來自其他國家的便宜產品。這可能會對馬來西亞這樣的出口國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7.股市波動
當央行升息時,利率上升可能會增加融資成本和債務負擔,進而抑制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可能會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因為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會下降,從而降低對這些公司的投資信心。
此外,升息還可能會導致投資者轉向債券市場,因為債券的利率上升可能會提高其回報率,而股票的回報率可能會下降。這可能會導致股票市場的供應過剩,進而推動股價下跌。
然而,股市對於升息的反應可能因情況而異。例如,如果央行升息是為了抑制通脹,市場可能會認為這是正面的,因為通脹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投資者可能會將這一因素納入考慮,以及其他相關的因素,來評估股市的波動性。
面對升息,普通人可以怎麽做?
1.增加收入
首先,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以增加自己在工作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有機會獲得更高的薪水,以更好地應對生活成本上升。
我們也可以找一份副業或兼職可以增加收入。例如,開始在網上賣手工藝品、寫文章、或者開車或跑腿等。
此外,我們也應該在合適的投資時機投資,例如購買股票、基金、房地產等,可以使你獲得更高的回報。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人每月工資收入為RM 4,000,本身還背負著車貸以及房貸。升息後他發現定期存款的利率提高了,因此他決定將RM 1,000儲存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帳戶中,以獲得更高的回報。同時,他也開始在網上寫文章賺取額外的收入,每個月可以賺取額外的RM 500。這些額外的收入,可以減輕我們的還貸負擔,以應對升息帶來的財務壓力。
2.調整生活習慣,增加儲蓄
在通貨膨脹和升息的情況下,儲蓄變得更加重要。儲蓄可以用於應對意外支出或未來的生活計劃。我們應該檢討自己的開支,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適度削減不必要的支出,如:網購、旅游或者全天候開空調等生活習慣,可以節省開支,從而提高儲蓄和投資的能力。
3.減少債務
通過增加收入和增加儲蓄,可以幫助我們多存一些錢來還債或者適當提高還債的數額,這樣可以減少債務利息,同時也可以更快地還清債務。此外,按時還款也是減少債務的重要途徑之一,切莫拖延還款,利滾利之下,將導致我們背負更沉重的債務壓力。
如果債務利率比較高,可以考慮轉換債務,例如轉換為低利率的信用卡、貸款、或者申請貸款合併等等,這樣可以降低債務利率,減少還款壓力。
總之,減少債務需要做好收支平衡,盡量減少支出,增加收入,並且合理規劃還債計劃,從而達到減少債務的目的。
4.投資多元化
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因升息而波動,因此普通人可以考慮投資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爲自己增加被動收入。同時,隨著利息上升,定存利率提高,把錢存在定存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結
在總體經濟中,升息是一個重要的工具,用於控制通貨膨脹和維護貨幣價值。然而,升息也可能對個人和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例如增加貸款成本和減少消費支出。為了應對升息,個人可以尋找增加收入和減少債務的方法,以及尋求更高的定存利率。在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理解升息的影響和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將對個人和企業的財務狀況至關重要。
延伸閲讀
免責聲明
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由於個人的情況及需求不同,你可以聯繫價值思維或諮詢你的理財規劃師以取得專業的建議。